这几种行为是湿气入身的罪魁祸首!

2021-07-27 yaho 1611

SUMMER


         湿气太重,会引起食欲下降,大便粘稠,皮肤异常,疲劳无力,身材走样,关节炎,宫寒宫冷,等等。

但我们常常说的要祛的湿气,它从何而来?

01

# 饮食不当


脾湿:脾胃五行属土,属于中焦,同为“气血生化之源”

     人的生存所需营养都是通过脾胃转化而来,但过度饮食冷饮,会使脾胃受寒,消化能力减退,营养转化也随之减退。气血转化不好,就导致脾胃不和了。

喜食油腻

     而且喜食太过油腻的食物。人体需要营养,当然要从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中索取,但营养不是只需一种的,是需均衡的,吃过多多油腻的食物,会增加脾胃运作负担,导致运作水谷不好,刺激分泌过多的胃酸,导致脾胃不和。

严重的可能导致胃炎,胃癌。

     除了脾胃不和是因为饮食不当导致的外,还有痛风(喝啤酒,吃海鲜,火锅,等高嘌呤食物加上不运动等),肥胖症,高血压,等。

02

.熬夜


    在夜间我们的器官也是在充分运作调节身体平衡的时间段,我们休息时,脾胃会把多余的水分,调节到体外。如果没有充分时间调节,多余的水分就会滞留在体内排不出,导致湿气太重,也会引起脾湿、脾胃不和。

03

.常吹空调,把空调温度调的很低


     夏天炎热,都会开空调,但温度太低会湿气入身。温度太低与室外温差太大,从空调屋里出来后,会感觉很湿,这就是和冬天玻璃一样,室内温度高,室外温度低,温差太大就会形成水雾,而我们身体也一样,产生的湿气就会藏在身体里,调节失衡,引起面部长斑,长痘,身体困倦无力,湿疹等。

04

.穿潮湿的衣物

     除了在潮湿的环境中,身体会有湿气外。穿没干的衣物也会湿气入身。我们的身体是讲究阳气的。阳气是人体的生殖、生长发育、衰老和死亡的重要因素,是人体功能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,具有温养全身组织和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。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出现下降,如果阳气越充足,人体就会越强壮,阳气不足,人就容易生病。而潮湿的衣物是湿寒之物,穿在身上,就是用身体烘干,长时间下来,身体阳气亏损,湿邪入身,引发关节疼,腰腿疼痛等。

05

.不爱运动


     最最重要的就是运动。身体不管什么器官,都是要有一个好的平衡运作模式的,运作的越好,我们的身体就更健康。但如果长时间不运动,整体的运作就会退化,从而导致,身体的抵抗防御疾病能力就会降低,湿寒肯定就肆无忌惮的入侵了。

06

.爱生气


     脾胃的主业是运化食物、水湿和输送营养,副业是运化思想的哲学家。若是副业的工作量超标容易影响主业的运作。脾胃运作不好就导致脾湿了。

SUMMER

     不管是身体的那个器官,都是相互之间平衡运作的,就想藏医《四部医典》里所讲的三因学说

 隆:其义为气为风,身体无病变时为气,身体发生病变时则为风。其特性是粗糙、轻浮、寒冷、细微、坚硬和动摇。

赤巴:其义为胆为阳,身体无病变时为胆阳,身体发生病变时为火。其特性是滋润、锐利、湿热、轻浮、恶臭、下泻和潮湿。

培根:其义为涎液,身体无病变时起吸收营养素、感觉饱满、结合关节等作用,身体发生病变时则成寒病病源,相当于中医所说六气的寒湿二气。其特性是润滑、清凉、沉重、迟钝及形成粘糊状。


     在身体无病变时,“三因”保持和合平衡,能滋养身体,使身体增长,维护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;若有病变时,“三因”紊乱,失去平衡,又为损害身体引起病痛之因。


所以想要身体健康,无论是在饮食上,习惯各方面都要有一个平衡规律。作息平衡,身体平衡。

# 阳明唐

 藏养天下 

       遵循藏医《四部医典》的理论,从望诊问诊触诊,分析出发病的根源、发病的原因,疾病的途径,发病的部位,病变的位置,发病的规律,结果,疾病的转化,还有疾病的转归。结合藏医理论的外治疗法(藏浴理疗、艾灸理疗、热敷理疗、涂油理疗)。






      来自西藏(海拔3500米保障)的药材,根据其药味,药性来调理疾病藏医尊重生命法则与生态规律,天然药物、心理行为、物理疗法治疗疾病、调理(免疫力下降、风湿、关节炎、痛风、肾虚、妇科)亚健康疾病。保养身体,以达到养神、安神、益气补血、平衡阴阳,排出体内湿邪之气,使人体健康。